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资源环境学院邀请宝鸡文理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相关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19-05-31 15:28:37  来源:   作者:  点击:

5月30日上午,应资源环境学院邀请,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周旗教授、郁耀闯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邵天杰副教授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资源环境学院李留海书记、班凤梅副院长、牛莉芹副院长、全体教师及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交流。



周旗教授作了题为“感知维地理学的探讨”的专题报告,首先介绍了感知视域下的地理研究转型,从地理学的独特性、新的研究主题和范式引出地理学的核心命题,进而引出感知维地理学的概念。随后,介绍了感知维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环境灾害研究范式、地方理论和地图空间感知。最后,采用具体案例对感知维地理学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介绍。



郁耀闯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动力机制”,以如何建立土壤侵蚀过程模型这个科学研究为例,首先系统的介绍了如何选题,如何做文献调研,确定研究思路等。他认为科研应抓住学科的前沿和热点,在进行国内外研究调研决定研究的特色和创新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然后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分离能力和典型农耕地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规律。



邵天杰副教授作了题为“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与湖泊形成研究”的专题报告,首先介绍了研究区概况。随后,分别介绍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湖水来源的假说(大气降雨补给假说、远源补给假说、近源补给假说、古水说和降水+雅布赖山近源补给假说)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假说(下伏地形说、地下水维系说和风成说)。最后,介绍了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系统的特点,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我院相关专业的老师与三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学术交流不仅拓宽了学院师生的研究思路,活跃了学院的科研氛围,而且提升了学院在全国地理学科的知名度,对学院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的成功申报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人简介:

周旗,理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地理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地理课程陕西省教学团队带头人、校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2014-)、宝鸡市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2019-)、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宝鸡分会会长(2018-)、宝鸡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特聘专家、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及农业咨询专家、宝鸡市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宝鸡市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重庆市、江西省科技厅项目函评专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Natural Hazards》《干旱区地理》等刊物评审专家。曾获陕西省“三秦人才”、宝鸡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宝鸡文理学院“横渠学者”、宝鸡文理学院高层次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宝鸡文理学院首届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郁耀闯,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气候变化、灾害地理学、风险评估及土壤侵蚀与植被互动关系研究。在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iosystems Engineering、《土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发表论文3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获2011年度宝鸡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陕西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邵天杰,理学博士,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评价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多项。在《ZeitschriftfürGeomorphologie》《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关于“陕西黄土高原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对地下水富集规律的控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获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2完成人);关于“西北地区东部风沙环境与水循环”的研究成果获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3完成人)。教学上,主讲《荒漠化与防治》《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等本科课程,主持教改项目1项、参与教改项目5项,在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教材1部(副主编)。共青团陕西省委首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学者”。Journal of hydrology、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干旱区地理等期刊通讯评审。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