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互鉴,提升师生的学术素养与文化底蕴,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专诚开展题为《始于道 终于法--韩非子的突围》的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永园主持,学院部分教师、2023级和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

本次讲座围绕韩非子从“韩非子所处的时代”“生平要点”“思想要点”“总论”四个方面展开。高专诚研究员从韩非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切入,剖析“周秦之变”下从分权到集权的趋势,点明特殊政治环境促成百家争鸣这一历史必然,以及大背景下个人特点和境遇带来的历史偶然,还提及《人类群星闪耀时》,引导大家思考韩非子的“偶然”。之后在介绍韩非子生平要点时,高研究员依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讲述韩非子身为韩国诸公子,虽口吃不善言辞却擅长著书,曾与李斯一同师从荀子,且李斯自认为才能不及韩非子。又谈到韩王不能任用韩非子,而他作《孤愤》《五蠹》等十余万言,其著作引起秦王关注,却遭李斯、姚贾陷害,最终在秦国含冤而死。再次,谈到韩非子思想要点,高研究员指出其“始于道”,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且归本于黄老,通过《解老》《喻老》中的观点阐释其思想渊源。“终于法”方面,深入解读韩非子对治国法制的见解,如批判治国不修明法制、强调富国强兵用人唯贤、斥责儒者乱法、侠者犯禁等主张。此外,还围绕韩非子之法,探讨了有法与无法、公法与私法、立法与用法,以及韩子之法与现代之法的关联,思考法的精神与立法伦理。最后,他强调,韩非子作为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有创建的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及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思想之父,其政治思想深刻影响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制度,为学院师生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古代政治思想及哲学智慧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与研究切入点。
此次讲座,高专诚研究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带领师生深入领略韩非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为大家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研究方面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融合中,夯实了专业基础、提升了学术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 姚鹏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