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2-11-15 10:15:21  来源:   作者:  点击:

11月11日,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年会在我校举行,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年会通过线上进行。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杨远根,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沛龙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财经大学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等专家、学者为年会做主旨演讲。来自全国56所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出版社等近112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院长赵文生主持会议。



刘尚希作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财政史研究工作”的主题演讲。他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 “共同富裕”是二十大报告的焦点之一,我们这次会议也将共同富裕作为核心主题。他提出,探讨共同富裕要跳出物的层面和分配思维,在理论层面,引导社会分配预期,推进机会公平;在实践层面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真正实现人民共富。针对专委会工作,他强调: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财政因子。二是紧扣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点研究与党中央大政方针紧密结合的选题。三是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为现实财税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沈沛龙代表我校向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表示感谢,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参加年会。他详细介绍了我校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概况、财政学及财政史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重视学习借鉴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本次年会讨论主题具有显著的时代气息,希望大家聚焦主题、热烈研讨,共同推动我国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

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研究生院杨远根院长指出:一年来,专委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首次尝试与高校(中山大学历史系)合作举办学术年会,推动学术研究;二是以协作课题形式推动学术研究,三是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师资培训,四是统筹兼顾做好专委会外宣、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此外,专委会影响在不断提高,各位委员积极融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展现自身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希望大家突破时空局限,以本次年会为契机,通过线上方式充分展现成果,广泛开展交流。

中央财经大学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教授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财税改革:成就与方向” 主旨演讲。他从“中国式现代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三个层面进行演讲。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财税体制改革必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既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保障文化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的供给;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要致力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研究员发表题为“财政史研究与中国财政学”的主旨演讲。他从“构建中国财政学的路径”、“财政史研究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财政平衡史研究”等三个部分进行演讲。他认为:财政史研究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财政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一是在教学方面如何调动学生对财政史的兴趣很值得讨论;二是期刊对财政史论文挺有兴趣,但在教学中的融合可能还有一些不足,未来应当加强财政史研究和教学的对接工作。他强调:财政史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推动了财政史研究,对于财政理论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国财政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财政学构建需要多途径、多元化,财政史学者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文素、周建波、刘增合、刘守刚、申学锋、赵文生和刘佐等专家、学者分别就“推动专委会协作课题研究”、“古代如何调节收入分配”、“理解地方财政在近代的含义”、“从黄宗羲和洛克之比较看中西方财政思想的分流”、“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税制的回顾与展望”等主题进行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同步开设财政史与理论创新、古代财政史、近代财政史、现代与外国财政史等4组专家论坛,分8场次进行交流研讨,近50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小组发言,近100名专家学者参与了现场讨论。会议获得《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经研究》等12家期刊、杂志的支持。(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闫浩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