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教育部社科司公示了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获得规划项目13项,青年项目17项,辅导员专项1项,共计31项,立项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本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全国共立项3040项,其中,规划、青年和自筹经费项目共2617项,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65项,新疆项目19项,西藏项目1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30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8项。我校申报了其中规划、青年和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3类项目,立项总数全国排名第3(不含专项),财经类院校排名第1(不含专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近五年来,我校教育部项目年均立项数24项,年均增长9%,2022年立项数达到历史新高31项(部分专项尚未公布)。本年度我校20个学院/研究院共申报了147项项目,立项项目涉及15个学院,其中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学院和经济学院立项数最多,均为4项。
近五年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

我校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情况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项目名称 |
学科 |
类别 |
1 |
陈晨 |
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
医保支付方式与医疗供方道德风险:表现形式和影响机制研究 |
经济学 |
青年项目 |
2 |
陈思静 |
法学院 |
“三全育人”背景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育人模式、效果与路径研究 |
辅导员专项 |
辅导员专项 |
3 |
刘雁军 |
法学院 |
数字中国背景下基因信息法律保护困境及完善路径研究 |
法学 |
青年项目 |
4 |
郭鑫鑫 |
工商管理学院 |
高校青年教师内卷对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
管理学 |
青年项目 |
5 |
李鹏利 |
工商管理学院 |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韧性:形成机理、动态演化及治理思路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6 |
梁彦清 |
工商管理学院 |
数字经济背景下员工追随力的测量、形成及其效应:基于认知评价视角的跨层次研究 |
管理学 |
规划项目 |
7 |
卢美丽 |
工商管理学院 |
中国低碳物流效率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规划项目 |
8 |
李冬慧 |
公共管理学院 |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组织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
政治学 |
青年项目 |
9 |
邱玉霞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组织耦合的机理、效应与优化研究 |
管理学 |
规划项目 |
10 |
闫慧丽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互联网平台算法歧视识别判定、垄断效应与治理对策研究 |
管理学 |
青年项目 |
11 |
郝盼盼 |
会计学院 |
企业创新联动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交互效应、驱动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 |
管理学 |
规划项目 |
12 |
李林波 |
会计学院 |
金融科技嵌入、资本市场监管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研究 |
经济学 |
青年项目 |
13 |
王东升 |
会计学院 |
“双碳”目标下资源型企业跨产业链转型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 |
管理学 |
规划项目 |
14 |
薛海燕 |
会计学院 |
创新信息披露促进企业创新问题研究——双向溢出视角的考察 |
管理学 |
青年项目 |
15 |
范瑞 |
金融学院 |
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 |
经济学 |
青年项目 |
16 |
董晓汾 |
晋商研究院 |
18-20世纪初世界茶叶市场结构变迁对中国茶业的影响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17 |
韩菲 |
经济学院 |
中国环境保护税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18 |
潘凤 |
经济学院 |
政策叙事的量化识别、扩散机理与效度提升路径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19 |
张华明 |
经济学院 |
“双碳”背景下煤炭退出路径及政策评估研究 |
经济学 |
规划项目 |
20 |
张子珍 |
经济学院 |
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传导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
经济学 |
规划项目 |
21 |
张婧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共产党农村支部的百年建设与经验追索研究 |
历史学 |
规划项目 |
22 |
王树宏 |
体育学院 |
新时代体育中考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
体育科学 |
规划项目 |
23 |
许磊 |
体育学院 |
3-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综合测量体系构建与健康促进研究 |
体育科学 |
青年项目 |
24 |
马克卫 |
统计学院 |
数据资产核算背景下的GDP调整与生产函数重构方法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25 |
吕亚丽 |
信息学院 |
大数据征信视角下基于因果贝叶斯网络的信用评估影响机制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规划项目 |
26 |
石洪波 |
信息学院 |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位数因果效应估计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规划项目 |
27 |
王兴 |
信息学院 |
“破五唯”背景下学科标准化方法的科学化及合理使用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28 |
赵洁 |
信息学院 |
叙词表组件化跨界重用研究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青年项目 |
29 |
冯强 |
资源环境学院 |
基于权衡特征的黄河中游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调控策略研究:资源均衡与福祉公平视角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规划项目 |
30 |
徐建斌 |
资源环境学院 |
典型脱贫山区边缘贫困群体的返贫机制及阻断策略研究:以吕梁山区为例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青年项目 |
31 |
薛曜祖 |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及规模性返贫预警机制研究 |
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
规划项目 |
近五年,我校教育部一般项目立项率变化不大,年均立项率16%,本年度我校共申报147项,立项31项,立项率19%,是立项率最高的一年。
近五年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率

教育部一般项目申报学科种类包括25个,我校申报了其中13个学科的项目,立项项目涉及8个学科,其中交叉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申报数和立项数最多。
我校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项目所在学科分布表
|
交叉学 |
管理学 |
经济学 |
体育学 |
政治学 |
历史学 |
图情 |
法学 |
申报数 |
39 |
30 |
47 |
6 |
1 |
1 |
3 |
5 |
立项数 |
12 |
7 |
5 |
2 |
1 |
1 |
1 |
1 |
立项率 |
31% |
23% |
11% |
33% |
100% |
100% |
33% |
20% |
在规划、青年和自筹经费项目中,山西省内院校共立项59项,涉及11所院校,我校立项数在省内排名第1,立项数远高于其他省内院校。
山西省内院校2022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立项数量表(不含专项)
序号 |
山西省内院校名称 |
规划/青年/自筹立项数 |
1 |
山西财经大学 |
30 |
2 |
山西大学 |
12 |
3 |
太原理工大学 |
5 |
4 |
太原师范学院 |
3 |
5 |
山西师范大学 |
3 |
6 |
太原科技大学 |
1 |
7 |
中北大学 |
1 |
8 |
运城学院 |
1 |
9 |
长治学院 |
1 |
10 |
吕梁学院 |
1 |
11 |
太原学院 |
1 |
合计 |
59 |
在规划、青年和自筹经费项目中,全国财经类院校立项总数306项,涉及38所院校,我校排名第一,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全国财经类院校2022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立项数量表(不含专项)
序号 |
财经类院校名称 |
规划/青年/自筹立项数 |
1 |
山西财经大学 |
30 |
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4 |
3 |
浙江财经大学 |
22 |
4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0 |
5 |
西南财经大学 |
19 |
6 |
山东财经大学 |
15 |
7 |
浙江工商大学 |
13 |
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1 |
9 |
广东财经大学 |
11 |
10 |
南京审计大学 |
9 |
11 |
广东金融学院 |
9 |
12 |
贵州财经大学 |
9 |
13 |
湖南工商大学 |
9 |
14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9 |
15 |
南京财经大学 |
8 |
16 |
东北财经大学 |
7 |
17 |
天津商业大学 |
7 |
18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6 |
19 |
北京工商大学 |
6 |
20 |
宁波财经学院 |
6 |
21 |
江西财经大学 |
5 |
22 |
重庆工商大学 |
5 |
23 |
上海财经大学 |
5 |
24 |
天津财经大学 |
5 |
25 |
广西财经学院 |
5 |
26 |
湖北经济学院 |
4 |
27 |
中央财经大学 |
4 |
28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4 |
29 |
山东工商学院 |
4 |
30 |
西安财经大学 |
4 |
31 |
安徽财经大学 |
4 |
32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1 |
33 |
吉林财经大学 |
1 |
34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1 |
35 |
云南财经大学 |
1 |
36 |
新疆财经大学 |
1 |
37 |
兰州财经大学 |
1 |
38 |
河北经贸大学 |
1 |
合计 |
306 |
国家级项目申报期间,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丁耀武亲临科研部调研指导工作,就科研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田祥宇亲力亲为,多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亲自部署国家级项目申报和精心辅导,就科研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科研部在分管校长张苏的领导下,多频次举办高水平“教育部项目精品申报书解读”讲座,先后邀请数位校内专家和多名校外专家对全部项目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多轮辅导和形式检查,各学院/研究院精心组织,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申报推进会、研讨会、交流会和辅导会。科研部竭诚服务,放弃节假日时间,狠抓落实,层层把关,从项目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方面对申报书进行反复检查和严格审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砥砺奋进,取得了全国前三,财经类院校第一的佳绩,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科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