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法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党建思政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党员教育扎实有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先后赴井冈山、延安革命根据地、八路军纪念馆、徐向前纪念馆等,追寻红色足迹;打造了“红色北极星”微信公众号、“小红星手机报”“红星课堂”等平台,使得党员教育实时化、特色化,促使全院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思政成果丰硕喜人。加强思政项目研究,王振峰获批国家级A4项目,被列为我校科研工作重大突破之一,陈思静获批4个省级项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文体活动成绩斐然,两次荣获山西省模拟庭审大赛专业组冠军,获学校48届体育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1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和“中国好人”。
二、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院始终把取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为重要目标。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视学科团队优化、发展特色学科方向、鼓励科研创新、强化对外交流,于2017年、2020年两次申报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省教育厅公示报送教育部。
学科评估工作关系到法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2020年学院根据学校评估工作安排,先后组织学科自评、第五轮学科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不断提升学科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
三、人才培养
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致力于培养新文科卓越法治人才。薛建兰教授主编的“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法》(第七版)获第二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王振峰副书记主持的《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辅导员专项项目立项;《公司法》《环境资源保护法》《法理学》《中国法律史》等四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4项,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1项,连续三年获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第一名,在Jessup(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大赛、“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斩获佳绩。
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支发展态势良好、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十三五”期间,引进博士及高层次人才13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3人、海归博士后1人。师资队伍中,老中青教师比列趋于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占比逐年提升。高级职务专任教师33人,占比53.2%,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4人,占比54.8%,海外背景专任教师10人,占比16.1%。法学院着力培育高端人才,学院目前有二级教授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三晋英才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提升
本学科获国家级项目近10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发表SCI、SSCI、CSSCI等省级以上论文134篇,获省部级以上奖69项。樊云慧、孙淑云获得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教师参与立法论证、承担立法起草、推动法学社会科学普及,面向社会举办《民法典》普及讲座,积极为国家与区域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学院共承担横向课题36项,与山西省司法厅签约共建“行政司法研究实践基础”“行政立法基地”。马跃进教授课题组完成的《山西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奠定法律基础。
学校与山西省教育厅、司法厅合作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基地
2020年,学院在北京载德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与山西省检察院合作建立“山西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研究中心”
我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校与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建立能源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
2019年举办的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六、开放办学与改革发展
近五年共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十余次。举办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2019年年会、第十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中国宗教法治高端论坛、全国经济法学教学研讨会、2019年中国社会法发展七十年高端论坛,举办山西省破产法论坛等与经济开发区等开展合作项目36项。与中国人民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广泛交流。专任教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88次,100%的教师参加过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
法学院共有实践教学基地有35个,基本实现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全覆盖。与山西省教育厅、司法厅合作建立“山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基地”,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法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为学科发展搭建良好交流平台。
七、“红色法文化”氛围浓厚。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找准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契合点,把红色文化融入法学教育。师生共同创作了歌曲《青春与法同行》和朗诵词《盛世·宪法颂》,自编自导话剧《干部楷模:焦裕禄》;围绕国家宪法日,开展国旗下宣誓、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被山西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贯彻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2018年起,开展“千村法治状况调查”活动,目前已经调研了324个农村。
法学院千村法治状况调查
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学院党委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支部建设的“七个标准化”,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有机融合。
推进党员精准化培养。院党委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积极改善结构分布,突出发展重点,通过设立“积极分子成长训练营”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确保新发展党员入党动机端正、政治素质过硬。
“颂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主题系列活动
打造支部品牌化活动。学院教工党支部先后赴武乡八路军纪念馆和娄烦高君宇纪念馆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部分教工党员到太原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开展了《民法典》宣讲活动;刑法诉讼法教工党支部入选学校“双带头人”培育项目;本科生党支部以全国样板支部建设标准为要求,设立了网络党建平台“红色北极星”微信公众号,打造了“小红星手机报”“红星悦报”“红星课堂”“红星Meeting”等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