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的思想价值与教育意义,经济学院党委于10月25日组织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赴阳泉市,开展“从烽火战场到工业摇篮:解码阳泉的红色印记与奋斗密码”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与仪式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师生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

上午9时,队伍抵达首站——百团大战纪念馆。该馆位于狮脑山上,是百团大战重要作战区域之一。馆内陈列800余件历史文物、300余幅珍贵照片以及十余处场景复原展陈,系统呈现了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大规模破袭战的历史脉络。讲解员重点介绍了“狮脑山阻击战”“正太铁路破袭战”等关键战役,师生认真聆听,细致观摩参战部队序列图、作战地图及相关实物展品,深入了解百团大战的战略部署与历史意义,感悟这份用热血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的强大力量。

随后,全体人员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举行了缅怀先烈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肃立默哀30秒,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学生代表项鹏宇同学发言,坚定表达了继承先辈遗志、坚守理想信念的决心。教师代表向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对英烈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意。全体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纪念碑前激扬回荡。


上午11时,队伍来到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师生参观了“工业溯源馆”“奋斗者展厅”和“生产生活体验区”。通过动态沙盘与全息投影技术,看到阳泉在“一五”时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建设历程,从中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实业兴国,实干兴邦”的教诲,展厅内陈列的劳模证书、劳动工具及先进人物事迹资料,生动展现了马六孩、郭秋英等典型人物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引发广泛共鸣。

下午14时,队伍抵达南庄地道战遗址。该遗址全长约1.4公里,设有隐蔽洞、作战洞、运输洞和生活洞四大功能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群众智慧与军民协作的典型体现。1942年,日军实施“扫荡”期间,南庄村群众在八路军指导下利用黄土层地质特点开挖地道,逐步形成可攻可守、互联互通的地下防御体系。师生实地进入地道,亲身体验狭窄通道、隐蔽射击口、通风孔及储物窑洞等结构设计,直观感受抗战时期人民群众因地制宜、顽强抗敌的斗争智慧。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深入历史现场、触摸红色印记,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党的奋斗历程与精神谱系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这不仅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沉浸式学习实践,更是一次对党性修养进行深刻锤炼的宝贵机会。通过亲临历史现场、真切感受历史印记,全体参与人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强化责任担当。
(经济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