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白琦瑞老师

应邀参加“寻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场” 红色司法主题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9 21:09:37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点击: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8月14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特别推出“寻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山西场”直播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白琦瑞老师应邀参加活动,并围绕主题展开探讨。



本场直播以山西晋中为主会场,阳泉、长治和吕梁为分会场,以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展出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司法档案文献选展”为主线,通过镜头切换,将多个分会场进行串联。从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的烽火记忆,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司法档案,再到晋中市文献选展里泛黄的卷宗。广大网友不仅看到了抗战时期根据地司法工作者在枪林弹雨中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更读懂了“司法为民”这四个字穿越八十载的力量。整场直播持续六个小时,生动展现了这片土地上伟大的抗战精神与战火中坚守的法治初心。



白琦瑞在直播过程中表示:山西抗日根据地司法档案文献选展不仅仅是人民法院的珍贵财富,更是全体中国人的法治记忆。在抗战时期,山西作为敌后抗日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涵盖军事、政治、经济、司法等多领域,是局部执政的生动实践。围绕“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中心任务,制定和执行了符合抗战利益的审判制度、审判方式和司法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属性、法制属性和人民属性,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根据地发展。抗战历史充分表明,“人民司法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年代至今,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

白琦瑞高度赞扬了山西法院在红色传承引领现代法院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系统性挖掘了红色司法档案文献,不仅建成体系化展陈载体,将“马锡五审判”方法融入百姓矛盾调解,让‘窑洞里的法治初心’成为干警教育的活教材。为深入做好此项工作,她建议将红色教育纳入履职培训,设立红色司法实践创新项目、构建‘群众评议+专家评估’监督机制等措施,让红色基因传承实效持续深化、走深走实。

节目尾声,白琦瑞分享了参与直播的感受。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更加深刻理解了“人民司法”的真正内涵。认识到从抗战时期开始,法治就深深根植于中国土壤,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毕梦波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