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从25000步到25000里!山西财经大学师生重走长征路

发布时间:2024-07-29 09:53:51  来源:   作者:  点击:

江西瑞金、于都、赣州,贵州贵阳、遵义,陕西渭南、延安,这个暑假,山西财经大学“重走长征路”实践团20名师生每人每日平均行走约25000步,9天内在三省七市参观、打卡革命旧址、战斗遗址、纪念馆、红色景点54处,瞻仰革命文物6万余件,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共同追寻红色历史,感悟信仰的力量。

踏上长征路——在行走体验中读懂信仰的力量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在于都河以北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主力5个军团和直属部队8万余人渡过于都河,从这里踏上长征之路,开始远距离的战略转移。时隔90年,师生们来到这里,怀着崇敬的心情,开启“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

对于25000步,“刚开始真的没有觉得走路有多困难。”第一天走下来,不少师生的脚上已打起血泡。行程的第二天,大家手上少了零食、胳膊上少了包,“太沉了,啥都不想拿”,开始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共用了368天,平均每天要走75里路,要背着枪支弹药,“还有敌人在后面追赶”“我们每天走的25000步还不到40里”。

9天里,师生们顶着烈日,大汗淋漓,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平时看起来瘦弱娇小的学生靳慧钰走得浑身酸痛,但她默默告诉自己,必须咬牙跟上,这路可是红军前辈走过的。“走了平生最多的路”是此次大家最直观的体会。

行进中,赵琴同学的提问,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当年红军翻雪山、过草地,处境之险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和我们年龄相仿的红军战士,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地走下去?”一路走来,年轻学子逐渐找到了答案。回首9天的行政体验,刘文靓同学说:“我想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出万里长征的光辉历史和战争奇迹,一定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学好实践课——在重温历史中领悟精神的内涵

二万五千里路上,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有代表了党的初心,体现了党的为民本色的“半条被子”的故事;有一位老人捐出寿材板用于架设浮桥的军民鱼水情,有红军烈属钟招子将八个儿子送上长征路,却没有等来相见之日……更重要的是,有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到遵义会议会址,从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学者讲解、情景体验、默哀追思、敬献花篮、合唱红歌、重温誓词、交流互动等方式,学好一堂革命场馆里生动的思政课。



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师生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通过研学实践大家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学生田星楠表示通过“重走长征路”实践,更加深刻地感受革命前辈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继承发扬长征精神,走好属于青年一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在娄山关大小尖山战斗遗址,师生们齐诵毛泽东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在天空中久久回荡……

站上宣讲台——在薪火相传中赓续好红色基因

红军长征沿途的每一处土地上,每日都回荡着红军当年远征壮举的传颂音,崇山峻岭间,红军的脚步响彻云霄。此间,有一个声音如同晨钟暮鼓,歌颂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往事,与长征铿锵有力的步伐遥遥相和,这是一位位红色讲解员的深情讲述。

“春秀,别哭,帮我照顾好老人,革命一胜利我就回来。你一定要等我!”小红星讲解员生动讲述了于都红军战士谢志坚带着一双“绣球草鞋”走完长征路的故事。“没有草鞋,就走不完长征路,于都人民编织的一双双草鞋,伴着红军战士们走完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1935年1月,红军卫生员为了抢救一个生病的孩子,耽误了和大部队一起走的时间,后被敌人杀害。当地老百姓在附近的山坡上把他埋葬,在碑上刻上‘红军坟’三个字。”红色讲解员深情讲述着“红军菩萨”的故事,18年来,这位讲解员用一段段红色党史故事,守护着红军山里的中国红。

实践团中有7位学生“薪火红色讲解员”,为在校师生讲述红色故事是她们的日常。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与沿途十余位讲解员就科学发音、语言表达、情感投入、生动讲述等基本技巧交流探讨,进一步学习如何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往事讲解得精彩动人,如何从小小的扩音器中传出触动人心的声音。

学生高景芳认为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座不朽丰碑的背后,都长存着一段难忘往事。今后将结合本次实践经历,通过“文物切入”“旧址探访”“后人访谈”“书信朗读”等多种形式,加强共情共鸣,讲好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是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元年。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山西财经大学开展青春红途——寻访我们的精神传家宝”暑期行走大思政实践活动,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重走红军东征路”“重走进京赶考路”三条路线,组织564名师生沿着当年红军战斗的足迹,探寻长征路上的故事,了解红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通过“走、访、拍、研、写、讲”,用行走践行初心与使命,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用宣讲播撒红色的种子。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米子川表示,“重走红军长征路、红军东征路、进京赶考路”红色实践育人活动始于2018年夏天,6年来1000余名红色新青年足迹遍及祖国27个省市自治区、92个县,形成作品862件、成果295万字,学校坚持用好用活红色根脉,让学生在学习中悟真理、在实践中强信念、在力行中跟党走;逐渐打造成全校师生思政教育实践大课,力争以更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实践团 陶陶、刘丽丽、余璐 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