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特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特稿 > 正文

三月春风暖 “锋”暖润人心

我校各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2 11:03:37  来源:   作者:  点击:

“践行雷锋精神,传递爱心火炬”,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引导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促进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校团委积极组织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2025年“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校累计举办“雷锋精神永相传”主题宣讲活动62场次,联动31个社区开展“青春有我,社区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创新推出暖“新”志愿服务关爱活动40项,吸引5100余名青年学子投身服务一线,累计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15000小时。教育帮扶、助残护老、普法宣教、生态守护等多元化项目同步铺开,服务触角从校园延展至街道社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校地协同发力”的生动局面。志愿者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信仰,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浸润在每一次扶弱助困中,镌刻于每一场文明倡导里。

宣讲雷锋精神,厚植时代新风

我校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论述,思考探索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开展“宣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主题宣讲;经济学院进行“沂蒙精神薪火传承,不忘初心勇毅前行”专题宣讲等。各志愿组织从公益宣讲、主题团日活动、清廉校园主题宣讲等方面入手,向学生讲述新时代雷锋故事,传递新时代雷锋精神,鼓励青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他们在多元思潮中坚定志愿初心,诠释青年担当,传承家国情怀。




深入社区服务,传递温暖真情

为创新“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形成长效服务机制。在校团委组织下,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为引领,带动各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走进社区,集中开展“青春有我 社区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其中,校青服直属服务一队继“社区志愿e键行”项目开展以来,又相继在坞南社区、南内环一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爱宠有方”志愿服务活动、“金融知识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等,营造了安全、健康、美好的社区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壹心志愿队与黄陵街办农南一社区签订共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协议,拟在“应急科普”“当AI遇上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和服务项目,实现学院志愿团队与社区资源共享;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微税帮”志愿服务团队深入云水明珠社区开展“实务调研+知识普及”专项服务;法学院红星法援志愿队走进黄陵街道教院社区,创新采用“案例+法条+情景模拟”的普法形式,为社区民众提供更加多样的法律服务;国际贸易学院星火志愿者志愿服务大队走进国际大都会社区,开展用眼知识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提升老人们护眼意识,践行雷锋精神;会计学院志愿者走进劲松社区、新建南路第三社区,开展“绿碳先锋,社区微更新”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和“温暖社区夕阳情”主题活动,采用环境整治、安全宣讲、关爱老人与精神传承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注入文明活力。资源环境学院前往山水易照护水四社区长者之家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目前我校已围绕“一老一幼”、特殊群体、环境保护、社区治理等关键领域开展活动6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1700人次,致力于将学雷锋的信念深植心间,让学雷锋成为生活常态。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

为深挖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激励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推动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感召力。自活动伊始,校青服红十字队持续对2-5岁的耳蜗宝宝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基础课堂+艺术培训+户外拓展”的创新模式,帮助孩子们提升语言能力、激发创造力,带领他们走进自然,感受世界的缤纷;信息学院春蕾工程志愿服务大队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太原历史展览馆讲解活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志愿者前往顺丰快递站点帮助分拣包裹;经济学院和会计学院分别开展“植”次青绿,共“树”未来环境保护活动和“植树添绿,共筑雷锋精神长青之林”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各志愿组织积极围绕金晖助老、节水护水、阳光助残、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各类暖“新”志愿服务关爱活动80余次,累计参与志愿者超2000人。一直以来,校团委用实际行动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结合所学专业,打造具有山财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




传承雷锋精神,永不止步;践行初心使命,永不停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以雷锋精神为指引,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引导更多青年志愿者从“学雷锋”到“做雷锋”,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校团委 吴媛媛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