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特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特稿 > 正文

《中国教育报》综合报道我校教育改革成就

发布时间:2020-11-10 19:01:20  来源:   作者:  点击:

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第12版整版刊发了题为《书写振兴崛起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山西财经大学推进有特色高水平财经类高校建设的创新实践》的文章,综合报道了我校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原文内容如下:

 

 

书写振兴崛起跨越发展的时代篇章

——山西财经大学推进有特色高水平财经类高校建设的创新实践

初心,是起点时心怀的承诺与信念;使命,是发展中履行的责任与担当。在广袤的三晋大地上,有这样一所传承与创新并举、夯实与发展并行的高校,从创建起就秉承着助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阔步奋斗,砥砺前行,这就是山西财经大学。

理念先行,引领发展方向

根植于晋商沃土的山西财经大学,作为新中国财经教育的开启者之一,伴随着新中国铿锵的发展脚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战略全局,聚焦发展实践,廓清发展脉络,找准关键环节,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道路。“十三五”以来,学校把各项事业放到一流标准上去考量,放到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上去谋划,放到学校现实基础和土壤中去培育,开启了振兴崛起的征程,拉开赶超图强的大幕,吹响跻身全国财经类大学前列的号角。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维奇说:“学校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秉持‘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聚焦‘办学方略十三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发展战略,以‘建设一流学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为主攻方向,系统推进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工作。”实践中,校党委紧盯战略目标不走偏,扭住战略重点不动摇,遵循战略方针不变调,贯穿战略途径不停步,落实奋斗目标不懈怠,一张蓝图绘到底,关键办学指标快速提升,办成了许多多年来想办而未能办成的改革发展大事,破解了困扰学校很多年的一些历史性难题,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雄心壮志正在变成现实。

质量制胜,聚焦发展重点

作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山西财经大学志兴中华,情系民生,以智慧谋发展,以同心铸辉煌,内敛人心、外树形象,山财人在浓郁学风、醇厚教风和文明校风的熏陶中走向优秀,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步履铿锵,弦歌不辍。

聚焦提档升级,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攀升。学校持续推进“以学科建学院、依托学科办专业”改革,解决了同一学院内学科与专业跨度过大、相关度不高、互补性差,同一个一级学科相关专业被分设在不同学院,部分学院学科专业单一,少数学院专业设置无学科基础等五大难题。2017年12月,国家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了山西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达到“十三五”规划新增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目标。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地方财经类高校第6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1名,3个一级学科处于省内一流,工商管理进入全国前10%—20%,统计学、应用经济学进入全国前20%—30%。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以“资源经济”为主体,以“晋商研究”和“合作经济”为两翼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围绕“发挥现有优势,做优资源经济;尊重历史传承,做强晋商研究;激活学科资源,做大合作经济”的目标,学校产出了一批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聚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升。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以“双一流”建设思路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发展。2018年以来,学校在本科教学落实“以本为本,回归初心”,制定实施了“本科教育30条”“1234”全方位评估机制、《山西财经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1)》《专业建设方案(2020—2021)》,按照“科学评价—动态调整—强化特色”的专业调整和建设路径,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推进本科专业瘦身强体,学校共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学校还注重挖掘培养特色,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设有金融工程实验班、审计学(注册会计师)实验班和金融科技卓越人才计划培养项目。同时,深化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完善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创新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多个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和“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2019年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70项、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8项,立项数居历年首位。数据显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山西财经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2位。

聚焦创新驱动,科学研究增量提质。学校坚持量质并举,科研项目连年攀升,学术成果数量、质量均取得突破,智库建设成效显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人文社科类项目三类A级项目立项总数连年取得突破,2019年立项总数达到历年之首,年均增长39%。三类A级项目在全国财经类院校排名逐年上升,年均前进2名左右,2019年跃升至第12名。2016—2019年度,学校教师共发表各类期刊论文1899篇,A级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6.7%;共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30部,专著占著作类比例为66.8%,年平均增长24.1%;各类科研项目立项经费逐年上涨;共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活动798场;新增加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形成了5个重点研究基地,有效支撑了主流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影响因子首次破“4”,位列全国综合高校学报(哲社版)、全国财经类高校学报、山西省社科类期刊前列。同时,积极发挥山西财经大学智库作用,多篇建议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

聚焦精准引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超常规引育领军人才,建立相应的激励和退出机制,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221人,博士化率近50%。近5年,共有9名教师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教师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两个团队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人获评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个,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人,师资队伍实力进一步增强。

聚焦深化改革,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为加快建立符合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要求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架构,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学校于2019年实施了自1997年合校以来力度大、层次深、范围广的一次改革,撤并机构10余个,新设机构10余个,调整职责机构10余个,更名机构20个。紧紧围绕一级学科建设,优化调整二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9个,几乎覆盖了学校所有学院和所有学科,调整教师140余人,超过教师总数的10%;调整学生4000余人,超过学生总数的1/4,进一步理顺了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同时,组建了一批具有学科优势和特色、地方和行业急需、研究力量较强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充分发挥财经学科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中,坚持“学院办大学”,将“学校给原则、学院给细则、学科和专业给特色”有机结合,构建“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协调服务、学院实体化自主运行”的管理体制,打造“以院为基、因院施策、部门协同、全员发力”的山财命运共同体,推动学校发展动力机制从“火车模式”向“动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2020年6月,新《山西财经大学章程》正式发布实施,以新章程为统领的制度建设全面展开,《校内绩效工资两级管理实施办法》《社会服务收入管理办法》,为学院开放办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聚焦开放发展,交流合作硕果累累。学校坚持开放活校,遵循“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校边界”的开放办学思路,深入推进“交流合作二十条”。深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实质合作,在联动高端教育资源上形成独特优势。扩大“全球朋友圈”,加入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申请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商学院联盟,成为AACSB、AMBA会员。推进国际化战略,国外留学生人数同比增加73.3%,13个学院与国外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建成学生海外实习基地3个;33名教师参加国际研讨会,专任教师国际化率同比增加110.4%。学校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联合设立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作为山西省仅有的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托中德双方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按照“小规模、高水平、大品牌”国际化学院的建设目标,18年来先后培养了3000余名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复合式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山西中外合作的样板。

聚焦民生保障,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学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竭尽全力抓好以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工程项目、以师生服务为中心的效能提升等重大工作,多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落地。建新图书馆、改造学生食堂、盖教职工住宅楼,持续推进东山新校区建设,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稳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设施不断改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档案、医疗、实验室等服务保障力量持续加强。经过3年的努力,构建起了“两线三端”(阳光服务大厅线下实体端、师生网上办事平台线上电脑端、掌上办事大厅移动端)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的服务师生便捷通道,实现了师生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事项和部门“不见面”审批的服务模式及目标,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赞誉。

聚焦质量创优,党建思政工作全面加强。学校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持续在质量党建精准思政上发力。认真开展并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建“双创”,2018年以来先后有4个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样板支部,党建“双创”工作走在山西省高校前列。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武乡县两个对口帮扶村,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学校“坚持四维发力,勇担脱贫使命”项目入选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学校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十育人”特色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打造了以学生版话剧《立秋》为代表的一批兼具教育性和感染力的文化作品,用“舞台思政课”的方式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以山西省首个“青马工程实训中心”为依托,以“辅导员培训学校”为平台,培养和深化青年思想引领。“山西情·中华魂·奋斗行”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传晋韵风采,谱时代篇章”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被团组织评为“暖冬行动”优秀组织单位,资源环境学院、文化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4个团组织被授予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学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是山西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系示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文明校园”。

行稳致远,聚力接续奋斗

回望学校改革发展历程,学校党委书记常乃军深有感触地说:“走好山财发展的新征程,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把发展作为解决学校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总开关,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狠抓学科提档升级、科研提质增效,扭住院办校等制约学校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在跨越发展中创一流,在一流建设中谋跨越,构筑学校竞争的新优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山西省“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能力建设为基本主线,以学科提档为工作重点,全力落实山西教育现代化2035和“三个调整优化”重大改革部署,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坚持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中心,持续在立德树人上发力;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题,持续在学科提档升级上发力;坚持以“顶天立地”为目标,持续在打造一流科研成果上发力;坚持以人才引育为关键,持续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上发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力;坚持以开放活校为途径,持续在交流合作上发力;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持续在助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上发力;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宗旨,持续在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上发力;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持续在质量党建精准思政上发力。面对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山西财经大学将对标一流、勇于担当,与时间赛跑、与任务赛跑,以跑步姿态起步、以战斗状态奋斗,全力走好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的新征程。

翰墨飘香,弦歌回荡。在这里,两万余名师生共沐书香晨风,共筑未来梦想,共攀学术前沿;弘文励教,薪火相传,在这里,22万各类人才走出校门,施展才华抱负,引擎山西发展,激扬中国经济。云帆高挂,且趁浩浩东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山西财经大学,远眺未来,将目光投向远方,将胸怀拥纳世界,正在振兴崛起、跨越发展的征途中踏出雄壮的一次迈进。(侯铁虎   吴娟娟)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11/10/content_586525.htm?div=-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