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六个月的辛勤耕耘与温暖陪伴,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的“无限风光在田园”具身体验活动于近日在太原植物园实践基地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然劳动体验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学生亲手刨地、种植、照料并收获蔬菜,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疗愈心灵、释放压力、感悟生命的绿色平台,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了崭新路径。
开锄仪式:在泥土中锚定希望
活动于今年春季正式启动。在简朴而热烈的开锄仪式上,心理中心的指导老师们阐述了活动的初衷:“我们相信,泥土有治愈的力量,生命有成长的韧性。希望同学们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也能学会照料自己的内心,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随后,同学们领取了专属的农具和种子,在园艺师傅的指导下,观察土壤状态,学习翻地松土技巧,满怀期待地翻开了第一抔泥土,播下了菜苗与希望的种子。

高同学说:“第一次亲手种菜,从松土、撒种到浇水,每个动作都轻轻的,生怕弄坏了。看着种子埋进土里,感觉就像种下了一个小小的希望,我心里又期待又开心,也突然懂得了生命的神奇和自然的了不起”。从那一刻起,这片小小的土地便与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成长紧密相连。
耕耘日常:于劳作中疗愈身心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这片菜地成为了同学们课余之外的“心灵驿站”。每周,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都会按时来到植物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浇水、施肥、除草、捉虫。从最初对农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熟练从容,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种植技能,更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体验着与自然深度连接的宁静与充实。
“每次来到菜地,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隔绝在外。从锄地到犁地、从栽种到浇水,当嫩绿的芽尖冒出来时,心中满是惊喜与成就感,仿佛见证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李同学分享道。另一名同学则表示:“除草、松土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放空方式,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停下来,专注于当下,非常解压。”心理中心的老师也会定期来到地头,与同学们一边劳作,一边交流,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引导大家进行情绪疏导和积极思考。

丰收喜悦:在分享中传递温暖
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同学们的菜地里,辣椒挂满了枝头,番茄涨红了脸颊,青菜舒展着翠绿的叶片……一片生机勃勃。大家兴致勃勃地采摘着自己劳动的果实,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收获的不仅是蔬菜,更是心灵的丰盈。活动尾声,同学们将采摘的新鲜蔬菜打包,一部分带回宿舍与舍友分享劳动的甘甜,另一部分则赠送给了老师们,以表达感恩之情。这份从土地到餐桌,从个人到集体的爱心传递,让活动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本次为期六个月的“无限风光在田园”植物园具身体验活动是我校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这种体验式、沉浸式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悟生命从萌芽到结果的完整周期,理解等待、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从而培养乐观、坚韧、有耐心的心理品质。这片菜地,就是他们心灵的‘镜像花园’。未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将继续拓展此类融合自然、艺术与劳动的体验式心理育人活动,让更多学生获得心灵的滋养与成长,为校园注入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能量。(学生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