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立信楼701会议室举办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交流暨管科博士论坛第113次学术活动。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撰写技巧及经验心得等展开探讨。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强化国家级项目的申报竞争力,为学院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交流活动由学院青年教师闫慧丽博士主讲。闫慧丽博士结合自身申报经验,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全过程以及申报书的精细化撰写两大核心维度进行了分享。围绕申报过程她从前期准备、撰写过程与修改完善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阐述。她强调,在前期准备阶段,研究者首要任务是密切关注国家战略导向与学术前沿热点,对与自身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国家政策、重要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深度思考与有机结合,审慎选定具有研究价值的目标主题与核心关键词。在撰写阶段,她建议采用循序渐进、反复打磨的方式,通过初稿的自由创作、多轮次的精心修改乃至最终成稿的严谨推敲三个阶段,逐步提升申报文本的质量。在修改完善阶段,则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广泛征集团队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对申报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打磨与优化,确保最终提交的申报文本臻于完善。
通过此次申报交流会,学院教师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新申报要求、评审标准以及撰写技巧有了更为直观、系统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持支持教师发展、服务科研创新的理念,根据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的各个关键时间节点与阶段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并举办系列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与专题培训。学院将致力于为各科研团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促进各科研团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持续进步,共同为学院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与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军伟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