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工商管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我校于8月23日至27日举办了“2024年山西省工商管理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暨红色研学活动”。8月23日上午,开班仪式在坞城校区图书馆东馆一层报告厅举行,山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李坤、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马晓龙教授、我校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峰、研究生院张宝建教授出席仪式。开班仪式由博雅学院院长程占红教授主持。

李坤在致辞中指出,暑期学校是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打造高端学术平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静做学问,厚积薄发;敢为人先,勇攀科研高峰;交流互鉴,博采众长,协同合作,收获成长。

王振峰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希望广大研究生同学广泛交流、虚心求学,进而拓展视野、提升自我。

开班仪式后,南开大学马晓龙教授做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多视角的验证》的学术报告,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多元化影响因素、政府的主导地位等多层面展开,结合“阿那亚·金山岭土地收储事件”“龙潭村土地租赁事件”等多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详细解读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

8月23日下午,由高楠教授讲授了《深耕文旅深度融合,让红色旅游持续释放新活力》的学术报告。该报告涉及文旅融合政策与思路、文旅融合维度、红色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三部分内容,结合文化和旅游的基本内涵,通过本源、机理等六个层面认识文旅融合,强调要深刻把握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顺应国家发展潮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红色旅游持续释放新活力。

周成副教授主持开展了《经管专业论文写作交流与团队协作》学术沙龙。重点围绕论文选题与撰写、以及团队协作而展开,强调通过做时事新闻的观察者、善于发现研究问题等方式来确定论文选题,通过与七个小组的互动,解答了同学们论文写作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8月24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吴伟伟教授讲授了题为《编辑视角下的管理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报告,全面阐述了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涵盖了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讨论、理论贡献、实践启示等关键环节,全方位提供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强化了同学们对论文写作有机整体性的重要认识。

程占红教授讲授了《数量生态学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物种多样性、生态位、数量分类和排序等数量生态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这些方法在旅游研究和管理学中的具体应用,为开展生态管理研究提供了很强的方法借鉴。

8月24日下午,马慧强教授讲授《中国式旅游现代化与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学术讲座,从我国旅游业基本国情、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山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实践思考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式旅游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重点介绍了山西如何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实时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基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推陈出新。

牛莉芹教授主持了《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基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视角》学术沙龙活动。该沙龙首先从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两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各小组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并由七名小组代表分享了各自观点。通过交流分享,同学们对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激发和训练了分析问题的技巧,拓宽了研究视野。

8月25日上午,张宝建教授讲授了《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学术报告,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讲解了系统行为的基本模式,并引申出建模过程的相关步骤;并以具体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报告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的认知,也开阔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

浙江大学杨俊教授讲授了题为《如何写出高水平论文中文论文: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学术报告,重点强调了论文选题和写作等关键环节,指出研究思维比学术观念更重要,多关注同行智慧和研究对象。该报告为同学们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8月25日下午,郭娟娟副教授讲授《山西红色文化》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山西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深入剖析了山西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报告不仅让同学们对山西红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引发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8月26日上午,郑州大学郑鹏教授讲授了《以人为媒:国家旅游形象提升中的新群体》学术报告。他结合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弱势和面临的挑战,运用“以人为媒”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海外移民主体对入境旅游影响的多元差异,并结合过程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留学生在华旅游动机的变化,为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和促进国际旅游旅游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管理学刊》编辑部张跃胜教授讲授了《做有价值的研究:学术选题指导》学术报告,从话题、问题与命题三方面,讲授了学术选题;分析和展望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介绍了《管理学刊》的投稿事项。整个报告为同学们开展学术选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论文投稿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8月26日下午,长安大学刘兰剑教授讲授了《科学研究入门应具备的初级定量研究方法》学术报告,系统梳理了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并就如何运用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常见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该报告有益于为同学们掌握最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沈雪瑞副教授主持开展了《聚青春·话担当——多学科交叉视域下新质生产力培育青年说》学术沙龙,重点解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并从技术扩散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该问题,同学们在研讨的基础上,七个小组的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沈雪瑞副教授和贾垚焱副教授进行了详细解答。整个沙龙活动使得大家对旅游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8月27日上午,在山西博物院由朱林芳博士指导同学们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大家穿梭于各个主题场馆之间,从华夏植根的陶器到夏商踪迹的青铜器,再到晋国霸业的遗迹和民族熔炉的见证。朱林芳博士讲解了每个文物背后的历史,引导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研学活动,加深了大家对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其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8月27日下午,张宝建教授主持了结业仪式,七个小组的同学代表各自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其中,太原师范学院王雅琴同学说:“通过参加此次暑期研学活动,我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白了论文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任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教授们分享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成果,让我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也增强了学术研究的信心。”程占红教授回顾了五天的暑期学校和研学活动,感谢所有同学的选择、信任和坚持,感谢山西省教育厅和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关爱,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心授课;期盼同学们通过这次暑期学校能够提升研究能力、圆满完成学业,期盼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能进一步提档提级。

此次研究生暑期学校暨红色研学活动,课程前沿、务实和丰富,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为热爱科研的同学们搭建了零距离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全国各地高校师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宝贵机会,也彰显了山西财经大学特色鲜明的办学水平,有力促进了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管理学部 程占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