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开幕,12月11日下午,决策优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第一分论坛圆满举办,论坛由西安理工大学的党兴华教授主持,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杜荣教授一起,对15篇以数字化、决策优化与企业经营管理为主题的最新学术成果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其他与会人员也围绕这些最新成果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

北京物资学院王海军和王淞正的研究“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ESG责任表现吗——基于MSCI 指数的经验研究”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微笑曲线三个重要环节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王颖等的研究“人工智能赋权、工作满意度与留职意愿—基于赋权理论的PLS-SEM和FsQCA分析”对AI应用如何影响养老护理员的留职意愿进行了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覃兴江等的研究“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如何影响员工隐性缺勤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中介模型对网络热词“摸鱼”这一行为进行了解释。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张培文等的研究“机场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成渝机场群为例”基于动态指标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成渝机场的静态协同度、动态发展度及其各指标对两者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宗伟等的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竞争力机制分析”将创新模式作为中介变量,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

天津财经大学张晓丹和蔡双立的研究“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创新发展”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探究其在数字化促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山西大学刘维奇等的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两部门模型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山西财经大学刘凌晨等的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构建了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准自然实验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智慧城市与城市韧性之间的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关皓云等的研究“CVC还是IVC:基于行为博弈论的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选择”使用行为博弈分析分析了初创科技企业对两种风投类型的选择问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刘华玲等的研究“中国三大经济圈区域数字化发展评价及空间关联特征分析”测度了三大经济圈的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联特征。

广东金融学院张玲和康瑜欣的研究“地区特征与企业绩效——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特征筛选”使用智能算法对地区特征影响企业绩效的指标进行了先验选择。

合肥工业大学吴文生等的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研发投入的理论与实证——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的研究”通过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研发投入的随机动态优化模型以及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了经济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路径。

中国计量大学安文龙等的研究“创新网络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风险演化与分担机制研究”通过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创新网络合作主体对创新风险的分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问题。

南京审计大学于娱等的研究“基于产业链的镍资源国际贸易网络韧性评估”综合考虑上下游产品,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测度了结构韧性,并测度了全球15大经济体的抗干扰水平。

重庆大学赵骅和冯宇的研究“产业集群 ‘链主’纵向协同研发创新模式选择”通过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同方式的创新合作行为对其利润的影响,及其受溢出效应和消费者敏感度等的影响。

本次论坛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决策优化与企业经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应用,最后,党兴华教授总结了本次分论坛的研讨与交流内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邹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