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山西省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类专业能力提升论坛圆满落幕。论坛邀请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互联网创新团队谢康教授、肖静华教授、吴瑶博士、吴记博士四位专家于11月11日至11月23日举行了八场线上线下报告与论坛,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所涉及的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等相关学院(研究院),以及山西省相关高校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类专业师生近千人聆听了报告,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俊青教授主持。
党委副书记、校长田祥宇教授代表学校致词,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期望我校工商管理学科能够对标一流,以一流的育人质量、一流的学术成果与一流的社会贡献,实现工商管理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山西省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运城学院党委书记薛耀文教授代表教指委致词,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概述了教指委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同发展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成绩,期望在座院校师生能够以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为标杆和示范,以更紧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山西新商科发展作出贡献。
山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李坤主任代表省学位办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提出要认真贯彻全国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指示,期望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能够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需求、坚持优势特色,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实力,早日进入“双一流”队伍。
11月11日,肖静华教授在题为《突出优势、面向未来的新商科建设与研究探索》的报告中,从道、法、术三个层面介绍了学科建设变革的方向、能力、动力问题。道的层面,为什么要进行学科建设的变革。数字化带来了经济价值、商业创新、竞争模式的挑战和机遇,驱使组织必须进行变革,组织要变革,作为培养组织管理人才的大学商学院也必须进行变革,才能适应环境变化。法的层面,如何应对变革的挑战。应对变革挑战的两大法则:其一是以不确定应对不确定,其二是达成共识。术的层面,中大管院的新商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及实践。在科学研究方面,团队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相互促进,并共同支撑了组织变革;在学生培养方面,一二课堂、定向培养与教学改革相融合,实现了学生、教师和企业共同受益;在社会服务层面,进行了智库建设、成果转化,社会影响稳步提升。在题为《从管理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闭环》的报告中,肖静华教授从阐述对理论创新的思考出发,分享了如何进行可持续的企业调研与研究设计,并分析了从管理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的研究实例,以期在可持续的企业调研与可持续的理论创新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在对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研究范式的比较基础上,提出了对管理学研究的范式的思考,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为什么理论创新那么难,并举例说明了什么是理论创新。在进行可持续的企业调研与研究设计时,应注重积累企业调研资源、总结探索企业调研规律,形成共创价值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的研究设计,并以“双跨越转型”“组织变革中的战略风险控制”“数字化转型中的合力领导”三个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11月12日,吴瑶博士于做了题为《青年教师如何参与团队和学科建设:以数字化创新系列案例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关于青年教师与科研团队部分,以《营销转型:从价值提供到价值共创——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视角的双案例研究》为例,揭示了青年教师在研究中遇到的资源、能力、效率三大难题,并且给出了如何依托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方法。要解决资源和能力的问题就要让资深教师的企业资源共享和参与,合作与指导,定期汇报与接触优质评审资源,依托学院平台开拓视角,积极听取跨领域学者意见;要解决效率难题需要依托团队提供洞察,加速研究进度。关于青年教师与学科建设部分,以大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依托团队做好科研的分工与合作,面对国际顶级期刊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又如何寻求国际合作。在团队分工合作方面,要清楚认识到资深老师、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各自的优缺点,然后进行优势整合,在继承和发展学术观点的过程中做好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在国际合作方面,以其自身发表国际顶级期刊的过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寻求国际合作的方法,首先需要熟知自己短板,在此之后积极寻求与优秀国际学者合作,并且需要态度诚恳、言出必行、积极沟通和务实务远。
11月16日,吴记博士于做了题为《基于新商科教学和学科建设:大数据商务研究》两场学术报告与论坛。在新商科教学与学科建设论坛中,首先基于新商科对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新商科背景下的本科与MBA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建设;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与影响,回顾了信息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分析了大数据背景给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进一步阐述了数字化转型下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传播学、计量经济学、设计科学、运营管理等学科的融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新的研究方法与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商务研究论坛中,以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与管理这一研究方向为例,介绍了前沿科学问题与研究体系设计;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心理挖掘与行为影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异常行为鉴别与治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用户行为价值分析三个大数据多方法研究,详细介绍了每项研究的灵感与相关背景,并重点介绍了第一项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及研究成果,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感想与思考。
11月23日,谢康教授做了题为《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两场学术报告与论坛。报告从“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与评估、学科交叉融合的高质量社会服务、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创新四个部分展开。首先,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与评估部分,介绍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战略顾问委员会与专家咨询会并行模式,集全校之力、提升工商管理全国排名的举措,以及本科教育教学的体系、模式、结构方面的特色规划,并认为新商科要求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三位一体,而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培育三位一体教师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次,在学科交叉融合的高质量社会服务部分,以服务广汽集团、欣旺达、重庆市国资委等国企管理和企业治理实践为例,强调了高质量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再次,在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部分,介绍了学科建设竞争中,要聚焦于明确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打造“双一流”学科团队的整体优势,通过“双一流”团队培养青年骨干。最后,在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创新部分,认为中国数字技术应用全球领先,为中国学者理论原创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会窗口;以具体研究为例,剖析了案例、模型与计量分析三类方法的学理优势,并提出了三类方法结合的两种策略,即同一主题纵向递进(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例)或同一主题横向拓展(以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例)。
在每场论坛中,与谈人都畅谈了感想与收获,教师就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报告人进行了互动交流与热烈讨论、主持人进行了精彩总结。
11月23日论坛结束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卫虎林教授、会计学院吴秋生教授、文化旅游学院弓志刚教授、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带头人郭淑芬教授谈了自己的感受与未来打算。
杨俊青教授指出,立德树人始终是我们的根本任务,面对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和资源型经济转型蹚新路的迫切需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很好实施,关键是要有与培养方案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师资人才引育始终是我们的首要问题,其次要做好团队建设,发挥1+1大于2的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多出高水平成果,高水平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与专业能力与水平。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