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凝心聚力、潜心专研,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3 15:51:38  来源:   作者:  点击: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是以从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研究生培养为主要任务,服务于山西转型发展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建设有1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源型经济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2个院级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绿色发展研究所。现有区域经济学博士点1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1个,培育转型学科群1个。2020年组建山西财经大学“六新”智库,并获省委宣传部批复,纳入山西省重点智库(培育)。山西省教授协会授予2020年“山西省科教兴晋先进单位”。

研究院现有专任教师15名,行政人员3名。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1人和青年优秀人才6人。具备硕导资格10人,博导资格2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在校5人,硕士研究生在校35人。

研究院2020年到账科研经费246.5万,其中纵向140.4万,横向106.1万。立项课题27项,其中A3级2项,B1级2项,B2级7项,B3级2项,横向14项,结项5项。发表论文17篇,其中A1级4篇,A2级3篇,A3级2篇,B1级3篇,B2级1篇。出版著作2部。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1项。咨询建议报告入选《山西财经大学智库专报》1项,被采纳应用性成果12项。科研成果获奖5项,其中B1级2项,B2级2项,B3级1项。获山西财经大学优秀教师1人,山西财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支持项目3人。阎晓副教授顺利完成赴澳大利亚访学半年任务。主办学术会议2次,高水平讲座6次。与沁源县建立合作研究基地1个,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沁源研究院。

研究院积极服务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再次亲临山西视察背景下,按照校党委部署,依托研究院筹建的山西财经大学“六新”智库纳入山西省重点智库培育;《转型决策参考》内部交流材料出版2期;连续8年出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报告》;承担了来自国务院研究室秘书司、晋城市发改委、长治市发改委、朔州市政法委、长治市科技局、杏花岭区发改局、天镇县发改局、黎城县发改局的横向课题14项,其中“十四五”规划课题8项;被采纳应用性成果12项,提交的研究报告《太原市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关于黎城县“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天镇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被相关部门采纳,提交的课题报告《“十四五”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重大问题研究》《项目为王怎么干》两项被省发改委采纳,在运城新业态讨论会上提出的建议被运城市发改委采纳,《聚焦“六新”要求 深化转型发展》被《山西日报》《运城论坛》采纳,《构建新型科技支撑体系助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面向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议》分别入选省科协内部刊物《调研动态》2020年第5期、第9期,《以“5G”产业园建设引领山西“六新”发展的建议》被农工党山西省委会采纳。

2020年3月,研究院领导班子分别与办公室、各项目负责人签署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校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安排部署,履行“一岗双责”,结合实际完善了院级和党支部监管体系,成立了决策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班子,设立支部纪检委员行使监督检查职责。按照“全面覆盖、全程到位、制度束权”要求,修订了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教师教学、项目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廉政风险点及措施,形成了完整的廉政制度体系。

2020年6月15日至6月28日,研究院开展了“教学能力提升双周活动”。领导班子成员线上旁听了《现代政府治理》《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中级能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7门课程的在线教学,深入课堂督查网络授课情况;骨干教师参与了由北京理工大学博导庞海芍主讲的《BOPPPS有效教学设计与策略》网络课堂,开拓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举办了教学经验座谈会,帮助年轻教师提升教学育人能力。

2020年6月至9月,研究院推出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季”活动。举办“导师教你写论文”线上活动,刘秀丽、阎晓、钟顺昌、李荣杰、聂雷5位教师分别围绕论文的写作技巧、论证逻辑、关键步骤等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开展了讲座;举办“第三届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大赛”,研究生利用暑假完成初稿并经导师一对一指导后提交论文,经重复率检测、评审小组制定打分规则、匿名评审三个环节,最终确定论文获奖等次。论文大赛是研究院举办的研究生提升学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一届,已连续举办三届。

2020年7月开展了“我为家乡献力量”的暑期调研活动,产生了优秀报告三份,并予以表彰。同月,2019级边志强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我为转型做贡献”的线上演讲活动。8月,2019级李璐同学带着团队的青年创新项目参加了朔州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奖。研究生经过研究院举办的各种能力提升活动收获颇多,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和组织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因新冠疫情延迟开学期间,在读研究生王磊磊、张立鹏、田钰、邵佳辉四名同学主动报名参加抗疫青年志愿者队伍,分别在当地社区、村委会参加了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挨家挨户摸排走访调查、路口值守检测体温及登记工作、宣传“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等防疫知识。他们都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国家需要时勇于挑起担子,用实际行动阻击疫情扩散、守护平安,体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展示了时代新人的积极风貌。

2020年晋升教授职称1人,教师职称结构得到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成效良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王娜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生产能力禀赋对中国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获得省级优秀论文,育人成果突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通知


《转型决策参考》内部交流材料出版2期


科研成果部分采纳证明


承担来自国务院研究室秘书司的横向课题


 

科研成果获国家软件著作权    《发展报告》连续8年出版,每年围绕不同转型主题出版一本


中国人民大学方竹兰教授作学术报告


南开大学踪家峰教授作学术报告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张贵教授作学术报告


阎晓副教授作出国访学交流汇报


第三届学术论文大赛颁奖仪式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参加当地抗疫志愿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