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8日经济日报2版
书写特色育人新篇章
走进山西财经大学坞城校区,晋商博物馆的铜制票号印章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话剧《立秋》的排练声穿透长廊,餐厅里的“光盘行动”宣传牌格外醒目。这座新晋“全国文明校园”,正以晋商文化为根脉,将文明力量融入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书写着特色育人的新篇章。
文明的根基,立于党建引领的育人坐标系。“山西财大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文明创建,深化党建‘双创’打造‘一院一品’品牌,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等9项国家级荣誉,总量位居山西高校前列。”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丁耀武告诉记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的“党、政、工、团、学”五维协同体系,将《模拟招投标》国家一流课程与诚信教育深度融合;辅导员陶陶深耕思政一线15年,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青马工程”学员在党史故事情景剧中重温革命誓言,“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开展宣讲600余场,筑牢了文明校园的政治根基。
文明的灵魂,藏于晋商文化的活态传承。“山西财大有山西高校唯一的晋商专题博物馆。”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书华说,“这里的票号账本、商队驼铃都是我们鲜活的教材。老师带领学生解读晋商‘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人才培育标准,感受‘以义制利’的商业伦理。”从《跟着晋商学管理》等30余门特色课程,到连续9年推进的“让晋商文化火起来”项目,2700名学生累计投入超2.4万小时,完成了从“知晋商”到“传精神”的蜕变。
文明的温度,见于师生相守的细微瞬间。国际贸易学院的教师冯颂妹被毕业生争相合影,用点滴关爱赢得学子敬重;工商管理学院李园园副教授获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以朋友身份陪伴学生成长;全国优秀教师白琦瑞在课堂上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于一体……这些细碎温暖与学校常态化的师德建设相得益彰。“我们每学年都会签订师德承诺书,‘四有’好老师标准已扎根人心,成为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米子川表示。
文明的延伸,见于知行合一的责任担当。在山西财大,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发起的“光盘行动”持续深耕,让节约理念转化为师生自觉行动;“汇聚数字力量,赓续晋商精神”实践项目获评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TOP100;学生们循着“万里茶路”开展社会实践,探寻文化传承密码;150余名、来自17国的留学生在此研习晋商文化,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文化活力;毕业生胡必奖获评“慈善之星”,谷涛斩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文明基因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