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图书馆开启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大幕

发布时间:2025-10-15 09:19:21  来源:图书馆   作者:  点击:

10月14日,我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讲堂第一讲正式开讲,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原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陈凌受邀在图书馆东楼一层报告厅作题为《转型与重构: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专题讲座。

报告中,陈凌研究馆员结合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需求,围绕未来学习中心的核心议题展开系统阐述,从价值与定位、处境与形势、机遇与挑战、转型与重构、联盟与生态五个关键层面,层层剖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内在驱动因素,强调未来学习中心是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载体,特别提及这一建设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组织变革、功能重塑与战略转型的重要机遇。



未来学习中心作为重构学习生态、培育创新人才的核心载体,已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我校图书馆聚焦“服务教育变革、赋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学习—调研—实践”为战略路径,率先开启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序幕,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为学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高站位学习”锚定方向,筑牢战略根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全面形成学习型社会”“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等核心部署。图书馆构筑未来要素,创设未来学习中心,是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竞争力的教育变革新路径,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纳入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全局,明确其“服务拔尖人才培养、支撑学科建设、推动终身学习”的三大功能定位,也是回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的要求。

“精准化调研”破解难题,汲取实践智慧。坚持问题导向与经验借鉴并重,以专题调研为建设“探路石”,精准捕捉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核心规律与实践痛点。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团队先后赴东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深度考察,重点调研未来学习中心空间重构、资源整合、机制保障等建设逻辑,为我校未来学习中心的差异化、特色化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深层次实践”赋能创新,彰显专业价值。鼓励馆员立足岗位深耕细研,以学术成果反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团队围绕“未来学习中心的资源配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研究,产出多项科研成果。《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建设与服务创新》立项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智能时代高校图书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立项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斩获全国财经高校图书馆论文大赛一等奖、黄河流域高校图书馆论坛征文一等奖。

图书馆把探索“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作为全面转型的重要抓手,打造集“智慧化、场景化、互动化”于一体的新型学习空间,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技术,集聚多模态资源,创设个性化学习场景,提供多维素养教育服务,重构学习范式,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研究为导向、志趣为动力的未来学习中心实践体系。

未来学习讲堂是我校图书馆功能转型的主动举措,作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重要品牌,将秉持“赋能未来学习中心,服务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宗旨,以高等教育智慧化转型需求为导向,以高站位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邀请行业专家分享洞见、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习服务生态。(图书馆 郭淑敬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