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解锁资源宝盒 智启学术未来

——博雅学院举办图书馆资源利用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23 11:07:07  来源:博雅学院   作者:博雅学院  点击:

为提升大一学生对图书馆现有学术资源的利用与检索能力,适应数据时代的发展,奠定学术研究基础,5月20日,博雅学院邀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信息素养教育中青年学者武翔宇在迎泽校区图书馆作“学术启航:打开图书馆的资源宝盒”专题报告。报告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学术资源的创新应用与高效检索,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助力师生在信息洪流中精准导航,赋能学术成长。大一各班学习委员及学生代表160余人参加,报告由博雅学院副院长高进主持。



多维资源融合,构建学术生态矩阵

武翔宇老师系统梳理了图书馆“纸电协同、多域覆盖”的资源服务体系。纸质文献方面,馆藏囊括财经管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15大类,藏书量超4.4万种,特色馆藏与工具书占比达20%;电子资源则涵盖Web of Science、Elsevier、中国知网等16个核心数据库,全面支撑跨学科研究需求。针对学生高频使用场景,他重点演示了校外访问的两种路径——奇安信VPN与CARSI联邦认证,强调“数据库选择需匹配研究领域,例如经济类选题可优先使用中经专网、国研网等权威平台”。

技术赋能检索,精准定位学术价值

面对AI技术对信息行为的深刻影响,武翔宇老师提出“技术为用,资源为本”的应对策略。他以“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为案例,现场演示布尔逻辑、截词检索与位置算符的联合应用,通过检索式(老龄化 OR 老年人口)AND(经济增长 OR 产业结构)NOT 医疗保障,快速锁定高质量文献。此外,他推荐全球学术快报、CNKI格式精灵等智能工具,帮助师生实现文献跟踪与格式规范化。在场学生感叹:“以往检索像‘大海捞针’,现在终于掌握‘精准制导’的方法!”。

服务创新升级,全力优化学术体验

图书馆近年推出的智慧服务成为亮点:24间配备智慧屏的研修间支持“财大E事通”分时段预约,日均使用率达90%;借阅规则优化为“15册图书、60天借期+30天续借、超期无罚”,配合自助借还设备,流通效率提升40%。武翔宇老师认为:“图书馆不仅是藏书楼,更是学术创新的孵化器。善用空间与工具,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以赛促学,锻造信息素养竞争力

讲座尾声,武翔宇老师结合多次指导全国财经高校信息素养大赛获奖经验,提出两项实践任务:一是利用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平台分析近十年人口结构变迁,二是通过CNKI与Web of Science提炼老龄化经济效应的高被引论文。高进总结:“本次活动打通了资源获取、知识转化与学术创新的全链条,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培训,助力师生在智能时代抢占学术制高点。”

本次讲座通过“资源—技术—服务”三维赋能,展现了图书馆从知识仓库向智慧枢纽的转型,为我校建设高水平财经智库注入新动能。未来,博雅学院将深化与图书馆的协同合作,以更智能的工具、更开放的生态,托举每一份学术理想,让知识之光在创新传承中永续闪耀。(博雅学院 奴尔加娜尔、蒋雨霏供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