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工商管理学院2020年第7期博士论坛在腾讯会议召开,由学院教师王玉娟博士主讲,学院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共6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齐永智副院长主持本次论坛。
王玉娟博士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对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简介及应用进行了分享。王老师首先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讲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并介绍了扎根理论之所以是近年来社会学领域内使用最为广泛却又是误解最深的方法论,就是因为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各不相同。接着,王老师从扎根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扎根理论的概念与研究目的,简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三大流派及其在认识论和具体操作流程上的差异,详细介绍了扎根理论的六大核心思想:资料中生成理论、理论敏感性、不断比较、理论抽样、灵活运用文献、理论性评价。最后,王老师对扎根理论的程序进行了讲解,并围绕自己的研究经验就深度访谈中研究者可能面临的问题作了介绍、针对扎根理论中“方法还是方法论?”“研究谁的问题?”“要不要读文献?”“要不要借助分析软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坛最后,老师们积极提问互动,展示出对扎根理论的极大兴趣,王老师对大家的问题耐心做了解释并表示此次论坛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

论坛最后,科研副院长齐永智副教授代表学院对王玉娟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王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作为我校教学观摩一等奖获得者教学效果突出。随后,齐老师简单谈了几点看法:1)科学研究的两种范式: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更多的是归纳性逻辑,而量化研究更多的是演绎性逻辑。2)扎根理论被认为是最为科学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论。3)Grounded Theory,翻译为“扎根”很形象,这也表明研究不仅要俯身到大地,俯身到实践中,更要深入扎根到实践中,扎根理论其实就是从实践到抽象理论的过程。4)扎根理论与传统量化研究的区别在于: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扎根理论更强调基于现实情境提出问题,研究开始时问题的相对模糊性,而一般量化研究问题更多来源于理论文献研究缺口,研究开始时问题的相对明确性;抽样标准不同,一般量化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假设再到随机抽样的过程,而扎根更多强调的是理论抽样。
工商管理学院博士论坛是学院多年以来形成的惯例研讨,尽管由于疫情不能返校,但学术研讨不会中断,未来学院仍会坚持定期举行博士论坛,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与学院优秀博士分享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论坛的学术研讨质量,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促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形成,为工商管理学科的提档升级夯实基础。(工商管理学院 柴雨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