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上午,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主办的“郦道元大讲堂”第三期如期开讲,应资源环境学院班凤梅院长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汪永进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碳中和站上风口,地理科学谋长远”的线上学术交流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苏教授出席并致辞。讲座由资源环境学院班凤梅院长主持,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30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了报告会。
讲座开场,张苏副校长首先表达了对汪永进教授的诚挚问候和热烈欢迎。随后,他简要介绍了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和最终的建设目标,并表示地理学是研究时间和空间的学科,是研究人与地关系的学科,在双碳方面大有作为,不仅可以从研究人文经济活动方面的人文地理角度对双碳问题进行切入,也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进行解剖。同时,他充分肯定了资源环境学院近年来在地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资源环境学院地理学科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已经凝聚了一批该领域的中青年才俊,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为学校科研发展,尤其是国家科研项目获批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最后,他代表校领导诚邀汪教授来学校实地进行交流和指导,支持资源环境学院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开场仪式后,汪永进教授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危害的角度引出“碳中和”缘何站上风口,受到全球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并以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的碳中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例,系统梳理了目前国际、国内对“碳中和”研究的重视及其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并指出地理科学在双碳领域研究中具有较大作用,如气候模型改进,物理参数,计算速度的提升等均需要地理学者的深度参与。随后,他结合自身研究经历,系统阐述了硅酸盐风化作用过程、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和湖泊湿地的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源和碳汇效应。最后,他以长江流域碳循环地球科学系统研究为例,讲述了地理学研究如何服务于我国“碳中和”目标,并为我校参与国家“碳中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报告会后,相关专业的老师们就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与汪老师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最后,张苏副校长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和点评,本次报告圆满结束。
汪永进教授的报告聚焦前沿,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我校师生深入了解了全球“碳中和”问题的提出及该领域内国内外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对申请相关科研项目、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对我校在财经院校办地理学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财经院校办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凝聚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学科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当今国家双碳目标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增强了我校及地理学科建设的信心,也为地理学科建设和特色学科方向凝练指明了方向。
报告人简介:
汪永进,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委地球科学学部委员。汪永进教授长期从事洞穴沉积和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论述了亚洲季风变化历史、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构建了二十万年来中国石笋同位素气候地层学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200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8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