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由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创办的“郦道元大讲堂”再次起航。大讲堂第二期特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杨晓燕为主讲嘉宾,报告题目为“民以食为天—探索人类吃的历史”。党委常委、副校长米子川教授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活动同时采用腾讯会议和郦道元大讲堂B站直播间进行网络直播,来自山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单位近500名师生及部分高考考生和家长在线观看直播。大讲堂由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班凤梅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米子川代表学校对杨晓燕教授莅临开讲表示诚挚感谢和热烈欢迎;他简要回顾了郦道元大讲堂创立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地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米子川表示,山西财经大学的地理学科和郦道元大讲堂,要坚持依托财经管理学科,办出财经特色;要响应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号召,办出黄河特色;要面向汾河流域作为晋商起源的地理学特点,办出晋商特色。他诚邀杨晓燕教授和在线参会的专家学者们来山西开展相关研究,为我们传经送宝指导学科建设,进一步促进我校地理学科的发展。
杨晓燕从植物考古的主要研究方法讲起,包括对大植物遗存的研究、对植硅体、淀粉粒等植物微体遗存的分析,阐释了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面条对中国植物考古学做出的贡献以及如何将古代淀粉和植硅体研究引入中国植物考古的经历。
随后,杨老师以自己团队的研究为主,结合国内外同行的相关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淀粉粒和植硅体方法在植物考古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对河北南庄头、北京东胡林和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残留物淀粉粒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了粟作农业的起源及发生过程。另外,杨老师还详细介绍了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上山文化的研究,分析了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路径。岭南地区是长江稻作人群向岛屿东南亚和南亚殖民的必经之路,但岭南珠江流域的植物利用历史一直不是很清楚。于是,杨老师带领其团队对这一地区的遗址出土石器进行植物微体遗存的分析,探索了稻作农业南传的可能时间和路线。杨老师还介绍了近几年来,研究团队引入新兴的沉积物古DNA分析作为大植物遗存和微体植物遗存的辅助手段,在青藏高原史前农业发生和发展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讲座的结尾,杨晓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相关信息以及刚刚建成投入运行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物考古实验室,包括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沉积物古DNA、动物骨骼古DNA、古蛋白等。杨老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们加入她的团队,勇攀科学高峰。
杨晓燕教授的报告聚焦农业起源与传播,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前沿性强。报告结束后,杨老师热情地与大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这场报告进一步提升了听众对环境考古学的认知,了解了地理学服务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重大贡献,拓宽了我校地理学一级学科建设方向,也使广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环境考古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学生们对地理科学的学习兴趣。(资源环境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