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系统化人才体系
——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工作政策,深化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针对引进、培育、使用、稳定四个重要环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政策,汇聚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学术造诣、掌握学科前沿知识的优秀人才,人才总量适度增长,人才质量明显提升,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队伍建设显著发展,人才工作成绩斐然。经过“十三五”的发展,基本形成一支发展态势良好、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人才队伍。
一、人才引进
“十三五”期间,专任教师增加了192人,达到1209人。引进博士及高层次人才280人,其中调入教授6人、副教授30人、副研究员1人、副研究馆员1人;公开招聘硕士专业技术人员60人、管理人员9人。师资队伍中老中青教师比列趋于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占比逐年提升。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十二五”末净增328人,达到578人,教师博士化率达47.81%(含辅导员),提升了23个百分点;学校各类专家数量增加29人。博士教师、教授、副教授教师国家级项目获批量连年创历史新高,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也达历史最高。
创新人才招聘,学校通过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招聘政策、赴高校集聚地组织现场招聘、参加相关招才引智活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努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同时,学校也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由学校走出去招聘转为博士到学校参加学术活动与应聘。
2016年3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我校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2017年,学校出台了历史上最强的人才引育举措,以非常之策做非常之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5月,学校在新华网、山西日报刊登《财大觅人才 遍撒英雄帖》,同时还多次召开人才引进工作交流会,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育工作。
2018年7月,由人事处与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 “太原之夏·博士论坛”,是学校在人才引进工作上的新举措、新办法,也是一次开创性尝试,它吸引了全国170余名博士生到我校参加学术活动,达到宣传学校引人政策,吸引博士来校工作的目标。
学校在为引进人才兑现校内优惠待遇的基础上,还积极为引进人才申请山西省、太原市的各项优惠政策。
同时,为更大限度地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构建更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和生活服务保障体系,学校分别于2017、2018两年提高了教职工绩效工资水平。我校绩效工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教职工教学、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坚持绩效工资增长机制与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教学科研业绩挂钩,与单位(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以及教职工年度考核、日常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按劳分配、同岗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二、人才培育
学校一直注重现有人才知识水平的提高,尤其鼓励广大教师通过深造等渠道提高学历层次。对于新入职教师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和助课制度,采用集中培训授课、传帮带、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养培育。
为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开阔视野,学校每年会选派国际访问学者、国内访问学者,同时开展出国英语培训、网络培训、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培训及其他短期培训。
创新职称评审,提升教师职称水平。学校职称评审工作重在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上下功夫,旨在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贡献等要素的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
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学校积极推荐和申报各类省级以上人才。孔祥毅荣获2016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张二芳获2016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人物称号;王绍源获2017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陶陶获2017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孙国强、薛建兰成功入选2018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选;陈云朝获2018年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这个项目上历史性突破;白琦瑞获评2019年度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此殊荣;陈霞获2019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三、人才评价
职称评聘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学校的发展。2017年,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推荐工作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完善了职称评审标准,实行了新的分类评价体系;通过增加直接破格条件创新职称评审方式,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实行评聘分离政策,突破了专业技术人才受用人单位岗位限制的要求。
伴随着2017年全省教授、副教授评审权的全面下放,学校出台了新的职称评审办法,对于晋升教授、副教授人员的所有学术论文都要经过匿名送审。此办法经过五年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拟晋升职称人员学术论文的质量。
山西财经大学第一届晋升副教授职务评审会(2003)